产业计量—----一种更深入更全面的计量服务
2011年11月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JJF1001—2011《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》中对“计量学”的定义是:“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”。“产业计量学”是指“以关注最终使用测控数据结果的正确性为目的,应用计量要素链的形式服务于各产业经济组织活动的实用(适用)科学”。可见,计量的手段是“测量”,而最终目的应该注重“应用”。近年逐步兴起的“产业计量”是服务于各产业经济的计量工作,它不仅仅包括计量器具检定/校准、还包括产品的终端检测、产品形成过程的量值检测服务、检测方法及产品质量控制(QC)技术、检测设备的研究、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等,涵盖产业产品从设计、研制、试验、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。
一、产业计量是传统计量的延伸
向满足实际工况条件的测量应用延伸
传统计量更多关注的是测量结果的溯源性和准确性,而对测量结果如何应用或环境适用性关注较少。例如,在石化企业中,厂区的实际应用环境大部分与实验室检测环境不同,在实验室相对理想环境情况下得到的检测结果,与厂区实际应用环境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也是有差异的。因此,产业计量必须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环境条件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,研究开发在工况条件下的检测技术,提高测量可信度,将计量检测融入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,不断研究发展在线测量、动态实时校准等前沿技术,以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。
向为产业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延伸
例如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,压力、温度、流量范围等都是常规的计量参数。但是,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,在不同的反应容器、反应塔内进行时,会涉及多种状态、极端条件、多参数融合等情况,这就需要设计一套多参数的系统测量方案,以满足实际使用情况。因此,开展跨专业、跨领域合作,由单一参数校准向多参数耦合校准转变、独立的仪器设备计量向系统综合计量转变等,为产业提供能够提升质效的系统解决方案,以此来为产业创造更大的实用价值。
向为产业提供量值工艺服务延伸
检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企业识别或剔除质量差、不合格的设备,而是要进一步为企业通过改进性能指标,分析找到最优值或范围。在产品的形成过程中,应由量值数据主导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,从而提供出能够提高产品质量与效益的计量服务。
二、产业计量是提高计量服务质量
服务观念需转变
产业计量需要走出实验室,主动调研需求。主动将服务领域向生产系统转移,紧贴企业需求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测量与控制等问题。将技术服务向企业内部、现场延伸,将计量嵌入产品设计、研制、试验、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。提供增值服务,1份证书+解决方案。传统计量主要工作是针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,依据规程规范、仪器说明书等进行检测,而主动研究测量方案或是找到产品关键参数的较少,很难融入产业应用因此,可以为企业开展事先预防性试验与事后诊断性能检测、检修与调试等服务。为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证书,而是一份证书配上一套适用实际的使用或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。
多措并举提高技术水平
在以往服务产业过程中,很多时候产业技术是走在计量前面的,计量技术机构的人员在某些专业测量领域的技术水平,相比企业或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存在很大差距。另外,企业工艺等具有保密性也使得计量难以真正融入产业中。
因此,开展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工作的相关技术人员,一是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,继续深造,深入企业内部了解生产工艺、流程,调研产业的需求,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要能够分析、解决各种实际问题;二要充分利用科研带动技术发展。积极申报科研项目,积极参与“产学研”合作,联合多方力量推进技术攻关,实行跨专业合作,共同参与、相互配合,提供整套跨专业跨学科的系统解决方案,从而为产业提供更深入的服务。
建立联盟加强外部合作
建立联盟,不仅可以及时关注到产业发展前沿动态,产业最新计量需求,还可以以此为平台,增加与产业的联系性。产业计量的根本是产业,只有与产业深度融合,变被动为主动融入,才能充分了解产业的需求,帮助企业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满足企业提出的“一揽子”测量服务需求,解决综合性的测量问题,用计量手段帮助产业提质增效。此外,加强同相关企业、研究机构、高等院校等的交流与合作,成立专家团队,引进人才和技术成果,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,形成合力,促进产业不断发展,为产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。
三、产业计量是更加深入全面的计量服务
产业计量是在传统计量工作的基础上,不断深化服务。产业计量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,也是计量发展的迫切需要,产业计量提供了一条可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。
古时,在没有计量单位或器具的时候,人们有了交换物品的需求,就借助身体的一部分或物品用于计量活动。逐渐,为了适应、规范社会的发展,产生了一系列计量单位和量具以及相应的制度。因为有了交易需求,才产生了计量服务,计量的本源就是一种服务,而产业计量更是一种更深入更全面的服务。
计量的最初使命即是服务国家、服务社会、服务百姓。如今,计量的初心与使命依旧未变,而是以一种崭新的思维、创新的技术,不断为国家、为社会、为百姓提供更全方位更优质的服务。
原文链接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sqDnn-sGApNxfWOxkvwpQ